金旭东,男,1964年 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系考古专业,1985年7月进入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工作,2002年任吉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2003年被聘为研究馆员(教授);2011年12月,获吉林大学历史学(考古学方向)博士学位;2012年任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2012~2022年任吉林省政协第11届、第12届政协委员,文史委副主任;2021年12月任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2022年10月任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历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comos/china)执委、理事,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保护规划、保护技术、遗址墓葬保护工程、隋唐及以后考古四个专家组专家库成员、吉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获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称号,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7年~1999年主持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高句丽早期遗存调查暨通化王八脖子遗址发掘,获评“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和“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2001~2003年发掘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集安丸都山城遗址,专著《丸都山城——2001-2003年集安丸都山城调查试掘报告》获”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第七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主持国家文物局重点项目——集安中朝云峰库区高句丽墓葬群调查与发掘,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2002年起年参与“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保护利用工作,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吉林省技术指导组组长。2004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个人一等功”,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
学术研究方向包括考古学和文化遗产研究。考古学的重点课题方向包括东北地区青铜时代、汉唐时期夫余、高句丽及东北亚文明互鉴研究。时间范围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0世纪,空间范畴包括黑龙江中南部、吉林省大部、辽宁省东部、南部,朝鲜半岛。目前已有课题为“西流松花江流域两汉时期考古学遗存调查与研究(2022~2025年),重点进行吉林省东南部、中西部夫余、高句丽、鲜卑遗存研究。”
文化遗产研究的重点课题方向包括遗产理论研究、文物区域保护利用规划、大遗址、全国重点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专项保护规划、考古遗址(文化)公园规划等。
主要成果包括:著作5部。
1.金旭东主编:《丸都山城》--2001、2003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吉林省社科著作类一等奖,约28万字)。
2.金旭东主编:《田野考古集萃》(约25万字),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
3.金旭东主编:《后太平:东辽河下游右岸以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调查与研究》(56万字),文物出版社,2011年11月。
4.金旭东:《西流松花江、鸭绿江流域两汉时期考古学遗存研究》,吉林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2011年12月。
5.金旭东主编:《通化万发拨子遗址考古发掘报告》(122万字),科学出版社,2019年9月。
论文类:共31篇。主要包括:
1.《吉林长白县干沟子墓地的文化性质与相关问题》,《考古》2016年第5期。
2.《吉林九台市关马山M1的时代、文化性质及相关问题》,《考古》2014年第3期.
3.《吉林白城双塔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学报》2013年第4期。
4.《吉林省文物考古的世纪回顾与展望》,《考古》2003第8期,吉林省社科论文类二等。
5.《吉林通化市万发拨子二十一号墓的发掘》,《考古》2003年第8期。
6.《试论西断梁山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92年第9期.
7.《东辽河流域的若干种古文化遗存》,《考古》1992年第4期。
8.《中国境内鸭绿江流域两汉时期遗址的文化性质与年代研究》,《庆祝魏存成先生七十岁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5年。
9.《高句丽早中期都城年代的考古学考察——兼论“高句丽都邑区”的形成与发展》,《东北亚古代聚落与城市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
10.《大遗址保护视角下的考古工作》,《江汉考古》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