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18点,本学期第九场研究生学术沙龙于文华楼305举办。来自学院多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沙龙。2024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张国华以《中国都城变迁背后的山河博弈》为题展开分享。首先,他从夏商周时期的早期都城入手,阐释“大都无城”为什么是中国早期都城的理想模式;随后,他又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封建王朝都城的发展模式,定都位置选择背后的历史原因等。最后,他还展示了都城基因带给现代城市发展的影响。分享结束后,...
5月21日,第七场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学术沙龙于文华楼305举办。来自学院多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沙龙。2024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季芳竹以《关于“文化演进研究中的文化因素分析法”的思考》为题展开分享。首先,季芳竹同学从考古学文化动态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切入,提出自己对于文化因素分析法的若干理论困惑。随后系统梳理了文化因素分析法的学术发展脉络,重点阐释国内学界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分享结束后,参...
5月7日下午6点,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本学期研究生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第六场在文华楼305举行。来自考古文博学院的多位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了此次沙龙。本场学术沙龙由2024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金婧涵分享交流,题目为《从新乐下层文化分期引发的关于类型学的探讨》。金婧涵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新乐下层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概况,总结了目前学界从陶器类型学出发对新乐下层文化分期研究的主要观点,以此展开对于类型学这一方法论的...
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本学期研究生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第四场于4月16日下午6点在文华楼305举办。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赵晓刚教授、赵海龙教授、肖晓鸣老师以及学院多位研究生、本科生参与了此次沙龙。本场学术沙龙由2024级考古学硕士姚欢分享交流,题目为《生物考古视角下墓地属性的探讨》。姚欢同学为大家介绍了生物考古学的概念,并以山西大同天泰街北魏墓地为具体案例,介绍了墓地概况和对于墓地人骨的研究成果,指出基于...
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本学期研究生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第五场于4月23日下午6点在文华楼305举行。本场学术沙龙由2024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万俊分享交流,题目为《陶器纹饰系统分类视角下的查海聚落变迁》。万俊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查海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概况,指出目前查海遗址分期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对于查海遗址分期与聚落布局的思考。分享环节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各位同学开始就相关问题如查海陶器纹饰分期的依据、不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