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招生就业  | 学术交流 | 研究中心  | 资料下载 | 校友家园 
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快讯>>正文
   
“聚焦高校担当:红山文化文明研究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座谈会在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举行
2025-05-21 20:20  

5月19日下午,由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与哲学院联合主办的“聚焦高校担当:红山文化文明研究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座谈会在蒲河校区文华楼历史学部354会议室成功举行。会议聚焦红山文化研究的高校发展路径,围绕学科建设、跨学科协同与青年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辽宁大学哲学院与历史学部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多位教师、学生代表出席会议。


本次座谈会由辽宁大学历史学部郑钧夫副主任主持。赵晓刚副院长在开场发言中介绍了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建设情况。他指出,学院近年来持续参与“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项目,重点围绕东山嘴遗址群和阜新地区开展红山文化田野发掘和调查工作,并依托辽宁大学喀左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推进“书院式”人才培养。在科研方面,以张星德教授为代表的教师团队在红山文化研究中取得系列成果,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稳健人才梯队,推动学术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自由讨论环节,来自哲学院与考古文博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红山文化的学科整合与理论阐释展开深入探讨。哲学院副院长金香花教授表示,哲学、历史学与考古学之间应加强学科交融,在中华文明源头、思想起源等方向上开展协同研究。张星德教授指出,考古学虽聚焦物质文化,但与宗教、礼制、思想体系等密不可分,呼吁建立更具操作性的跨学科合作机制。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先生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学术界关于“考古与思想史”的传统脉络,并指出李泽厚、费孝通等学者曾高度重视考古对思想文明研究的价值。郭大顺强调,红山文化具备系统的哲学内涵,其研究理应上升到文明阐释的高度。他表示,红山文化研究亟须依托高校平台,推动史学、社会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联动,建议辽宁大学应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完备的优势,进一步突显在辽宁地域文化研究中的特色和实力。

与会专家祁洞之、李勇、赵海龙、方明等亦从思想史、中国哲学起源、玉器研究、美学发展等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研究与思考。他们一致认为,红山文化所体现的精神系统与中华早期哲学传统密切相关,值得在哲学与考古领域开展更多交汇和对话。

座谈会最后,辽宁大学考古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红山文化遗产研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华玉冰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对郭大顺先生的到来与指导表示衷心感谢,认为此次会议为未来学科间的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提议由哲学院与考古文博学院共同发起设立专题研究机制,从具体课题入手,推动红山文化文明研究在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上的双向突破。

本次座谈会是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贯彻落实高校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红山文化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合作,为辽宁地域文化的传承赓续构建学术高地与人才沃土。


打印    收藏
上一条:“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启动-2022年我校将开展阜新地区红山文化遗存考古调查工作
下一条:第二届“5·18国际博物馆日•青年学者沙龙”成功举办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 招生就业  | 学术交流 | 研究中心  | 资料下载 | 校友家园

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电话:024-62602436  邮编:110136
ICP备案号:
辽ICP备 050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