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2025年6月6日下午,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东北亚考古新视野系列讲座"(第十讲)在蒲河校区博文楼401室举行,由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胡柏主讲,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赵晓刚主持,学院师生共计20人参加讲座。讲座题目为《法律护航下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与中华文化》,内容分为立法背景与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范围、《非遗法》核心亮点...
2025年6月5日下午,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东北亚考古新视野系列讲座”(第九讲)在蒲河校区博文楼602室举行,由辽宁省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刘宁研究员主讲,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赵晓刚主持,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老师和学生参加讲座。讲座围绕慕容鲜卑的历史脉络与三燕文化的多元内涵展开,以“一个古代民族、一系列发现、一座都城、一套重装骑兵、一条融合之路、一系列成果”为主线,系统梳理了慕容鲜卑的兴衰历程及其...
应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徐廷教授于2025年6月20日至2025年6月24日赴日本仙台参加了“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第十二届年会”。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简称APA)最早由中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四国学者于2008年联合发起成立,本次年会由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承办。会议包括研讨会的8场演讲、会议环节的28场口头报告以及36场海报展示。徐廷教授全程参与了本次会议,并于6月22日...
2025年5月24日,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组织选修“高句丽渤海考古”课程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前往位于沈阳市棋盘山风景区的石台子山城遗址开展考古现场教学活动。该遗址作为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高句丽晚期山城遗址之一,其城墙、马面、蓄水池等遗迹清晰展现了公元6-7世纪的高句丽山城的砌筑特点和布局特征。本次活动由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赵晓刚副院长带队,共计3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化学生对高句...
2025年5月19日上午,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东北亚考古新视野第七讲:华南旧石器时代考古进展与问题”在蒲河校区博雅楼323教室举行,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幼平教授主讲,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廷教授主持,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晓刚副院长、赵海龙教授出席,2024级考古学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共计50余人参加。王幼平教授以丰富的实例探讨了最早华南人之由来、砾石工业出现与发展、华南与现代人...
2025年5月18日下午,由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和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5·18国际博物馆日•青年学者沙龙”在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新乐书房成功举办。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馆长曾阳、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赵晓刚出席论坛,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业务室主任常乐、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丹玉老师、白杨老师、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代表及新乐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共2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沙龙开场...
5月19日下午,由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与哲学院联合主办的“聚焦高校担当:红山文化文明研究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座谈会在蒲河校区文华楼历史学部354会议室成功举行。会议聚焦红山文化研究的高校发展路径,围绕学科建设、跨学科协同与青年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辽宁大学哲学院与历史学部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多位教师、学生代表出席会议。本次座谈会由辽宁大学...
本次讲座围绕“沈阳故宫建筑与文物的价值”展开,由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赵晓刚副院长主持,沈阳市博物馆协会理事长李理老师主讲,参加讲座的有辽宁大学2024级考古学和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讲座伊始,李老师详细介绍了沈阳故宫的历史背景及其地位。接着,他从沈阳故宫的建筑入手,指出沈阳故宫既吸收了中原汉文化,又保留了满、蒙、藏等民族特色,生动体现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发展脉络。随后,李老师介绍了沈阳故...
本次讲座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赵俊杰教授主讲,讲座围绕“高句丽山城的类型、年代与交通防御体系”这一主题展开。讲座由辽宁大学历史学部考古文博学院赵晓刚副院长主持,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林教授、沈阳建筑大学朴玉顺教授、辽宁省博物馆陈术石研究员、辽宁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么乃亮、赵海龙、徐廷、郑钧夫、肖晓鸣、杨帆、赵东海等老师与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等近百人参加了讲座。讲座伊始,赵俊杰教...